2022-09-05 来源:中国环境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在上了年纪的老昆明人心中,它曾是家乡最美的存在、最大的骄傲。
“60年代淘米做饭,70年代游泳洗菜,80年代开始变坏,90年代风光不再。”它也曾是不少昆明人心中隐隐作痛的伤疤。
它就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有着“高原明珠”美誉的高原淡水湖泊——滇池,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这座昆明人心中的母亲湖、云南高原上的明珠正蝶变出怎样的风采? 9月4日,由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指导,中国环境报社、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承办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云南采风团一行,前往宝丰湿地和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采访滇池湿地建设及水生态恢复情况,系统了解滇池保护治理历程、工作及成效。
采风团一行在宝丰湿地了解滇池湿地建设情况。蒋朝晖摄
采风团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细致询问宝丰湿地水生态恢复情况。肖琪摄
采风团细致了解滇池水质收集处理工作。蒋朝晖摄
远处,宽阔无边的水面碧波荡漾;近处,6.29万亩环湖生态带莺飞草长,柳暗花明。这里是滇池湖滨生态湿地之一,占地1633.8亩的宝丰湿地。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雄彬介绍说,近年来,滇池启动外海“四退三还”的生态建设工程。按照“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恢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滇池大湿地3.95万亩,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得到极大改善,许多消失多年的鸟儿回来了,许多珍稀濒危鱼类物种数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突然,新宝象河上,几只白鹭引发了采风团一行的注意。讲解员介绍说,白鹭和灰鹭是滇池边最常见的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今年第一次在滇池边被拍到,共拍到了12只。”讲解员说。
退塘、退田、退房、退人,还滇池以宁静;拆除防浪堤,恢复自然水域面积,让滇池自然呼吸。如今的滇池,河湖湿地互联互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位于滇池东岸湖滨的宝丰湿地一瞥。王琳琳摄
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云南省更是从“九五”时期开始,滇池治理作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净介绍说,除了生态修复与建设,滇池还系统开展了内源污染治理、入湖河道整治、外流域引水与节水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系统工程,经过多年不懈治理,终于使得滇池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数据显示,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V类改善为全湖V类,摘掉了“劣V类”帽子;2017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的水质。2019年、2020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Ⅳ类,2021年1-8月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由原昆明市水环境固体污染物综合处置利用一期工程改造而来的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是充分展示滇池风貌特色、聚焦滇池保护治理的重要窗口。王琳琳摄
在滇池保护治理科普中心,采风团一行更详细地了解了滇池历经的沧桑变化以及保护治理全过程。从明珠诞生到明珠蒙尘、重唤明珠,再到明珠新生,艰难跌宕的过程引发了采风团一行的无限感慨。
采风团团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亚洲感慨地说,“要用始终干净的心态,面对滇池”。他原本以为,滇池水质治理只要肯投入、强重视,很快就能治理好,但没想到滇池水质的治理存在这么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客观规律,“进口有35条河流,出来只有一条,而且昆明有八九百万人口,还有城市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因素,难度确实很大。”
而通过现场深入细致的走访,采风团了解到了在滇池保护治理过程中那些艰苦卓绝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全民护水爱湖、重现高原明珠风采的不懈努力和感人事迹。采风团表示,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思路下,用心、用情、用力观察、思考,写好文章,争取用手中的笔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勤勋介绍说,如今,滇池治理仍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随着滇池水质“成绩单”不断刷新,在滇池治理中,昆明也正按照“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湖滨湿地和滇池环湖绿道建设,着力打造最美生态廊道。
相信不久的未来,一幅更光彩、更亮丽的“山水相望、廊道清晰、韵律丰富、节点精致”的高原明珠画卷,将以更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
编辑:董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