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来源:中国环境
21世纪初,我曾在驻豫南部队的一所军营里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距离营区1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是部队的训练基地。这个训练基地位于浅山丘陵地带。豫南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使得训练基地内的花草树木长得格外茂盛,官兵们操枪弄炮的场所俨然像是一座花园。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如今,铁马冰河的军旅生活已经与我渐行渐远,但训练基地院落内的一草一木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尤其是基地里那两棵伟岸挺拔、并排而立,号称“千年银杏王”的古树。
但凡是到过训练基地的人,都会对这两棵银杏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为之赞叹不已。据林业专家考证,这两棵树生长年代久远、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树龄。历经岁月沧桑,目前这两棵树的高度已近30米,树径达1.6米,粗壮的树干,得3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将其合抱起来。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两棵树雌雄异株,俨然像一对相濡以沫、结伴终生的老人。
豫南山区植被茂密,树木葱茏。一些山区的古村落附近有不少老银杏树。但大都是一枝独秀、单棵成长且树龄至多在上百年左右的,而类似训练基地院内这两棵并排而立且树龄如此久远的,在当地、在国内其它地方亦不多见。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第四世纪冰川以后我国独特的、列入一级保护级别的树种。作为“活化三古”之一的银杏,学术界常将其与恐龙和大熊猫相提并论。郭沫若先生更是极富想象力地把银杏比作“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明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国人也历来尊崇银杏为“神树”“圣树”。
因为工作关系,我之前经常出入训练基地这个院落,每次去都会对这两棵银杏作一番仔细的观察和欣赏。来到树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树干上的一块由当地人民政府制作的醒目标识牌,上面记录着这两棵树的树龄、编号、保护级别等信息。抬头仰望,高大的树干树枝雄伟端庄、挺拔俊朗。豫南山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又在不同的季节里给这两棵大树装扮成一年四时鲜明各异的季相。春暖花开时节,片片新叶嫩绿别致、玲珑奇特、极富情趣;夏天到来之时,满树的绿叶宛如一把把打开的折扇,遮挡住炙热的阳光,给大地留下一片荫凉;秋风乍起的时候,它那深绿色的叶片渐渐地由绿变黄,成熟的银杏果点缀其中。随着深秋季节的到来,它又纷纷扬扬地洒下片片落叶,满地橙黄色的落叶就好似在树下铺开了一块硕大的金色地毯;即便是到了寒风凛冽的冬季,它依然枝丫坚挺,不失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训练基地负责绿化的老高告诉我,银杏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更在于它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银杏是优良的绿化树种。作为用材林或防护林,银杏树不仅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而且在绿化城乡、美化园林、点缀风景、调节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说到它的科研价值,老高则更是如数家珍,他说银杏树的优良性是其他树种所不能比拟的,它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抗污染、抗烟尘、抗火灾、抗病虫害、抗核辐射。据说当年美国人在日本广岛扔下原子弹后,其他树木毁于一旦,而唯独银杏存活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和神话。
更有意思的是,古老的银杏似乎还通人性。曾经在老部队工作多年的一位领导向我说起这样一件事:早在训练基地重建之前,那时两棵银杏树的周围还是一片荒山坡,人去的很少。不知是不是因为人气不旺的缘故,因而两棵树长得似乎不是那么旺盛,果实也结得相对少一些。然而自21世纪初部队开始重建训练基地时,就对这两棵树给予了细心的呵护与关爱。建设过程中,人们特意制作了漂亮的栅栏围在了树的周边,并在树下矗立了一块十分精致的金属标示牌,牌子上的内容从科普的角度介绍了银杏树种的珍贵用途和价值。有人出于对古树的尊崇,还在树的枝丫上系上了红布条。尤其基地重建完成后,过去的荒山坡一下子变得热闹许多,人气骤然旺盛起来。凡是到基地,人们或在树下驻足欣赏一番,或以大树为背景用摄影摄像镜头记录下美好瞬间。一些因工作、训练到基地的同志还经常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树下的茶桌旁,喝茶品茗、谈天说地,尽情地享受着大树给人们带来的惬意、畅快和美妙。
或许是基地重建后人气旺的缘故,大家都说从此以后这两棵树显得越发精神起来,果实结得也越来越多了。古树返老还童与基地的重建、人气的提升有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不敢断言,但我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即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应该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这个世界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多姿多彩。人类只有倍加珍惜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自然才会给善待它的人类以丰厚的馈赠和回报。
编辑: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