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来源:中国环境APP
中国古代诗词所涉及的内容包罗天地万象,抒情言志、吟咏山水、吊古评今、风土民情、怀旧伤别、聚散离合,直至花鸟鱼虫,可谓无所不及。
说到古诗词里写昆虫的诗句,我以为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终身未仕的诗人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小诗写的是初春时节月夜黎明前的情景。夜深人静,月光斜照着半边庭院。北斗星和南斗星横斜着。天快亮了,低微唧唧的虫鸣声,第一次透进了绿色的窗纱,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小诗宛若一首小夜曲,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又好似一幅水彩画,令人沉静其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以“虫声新透绿窗纱”来表达春回大地的信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其中的“新透”两字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可以说,没有足够高超驾驭文字能力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绝妙词语的。这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而悟出的千古名句。恬静的春夜,万物的生息变化悄然进行,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了小昆虫与大世界的关系。诗人非同一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绝非一般人所能道出。清代词人顾贞观曾评价此诗:二十有八字无可用者,其“透”一字妙甚,故言唐人村田之诗善者当此绝句。
说到自然界里并不起眼的昆虫,我以为蝉是古诗词中出镜率很高的一个对象。南宋集哲学、文学家于一身的诗人朱熹在《南安道中》“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蝉鸣在夏天显得很平常,是夏天这个季节特有的美妙音符。但在诗句的排比下却显得意味十足。这两句诗画面感非常强,其中“高蝉”“远韵”“茂树”“余音”等词构成了这两句诗的重点。因为树多茂密,所以蝉音在其上余韵缭绕更是勾勒出一幅在一片高高的树林里蝉鸣呖呖的画面,这样的蝉声在茂密的树林间回荡,也透露出不同于市井人间的气韵。唐代诗人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中“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写得有景有声、清新灵动,尤其是这“第一声”更是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外,南北朝时期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闻新蝉见赠》中的“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等不一而足。
在人们的印象中,蝉鸣是与夏天密不可分的,没有蝉鸣的夏天似乎就不像夏天的样子。然而,恕笔者危言耸听,这些年来,或许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加之人们把幼蝉当作餐桌美食而疯狂捕捉的缘故,当下蝉这一物种似也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君不见,如今的炎炎夏日之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已经很少听到蝉的欢歌鸣唱了。偶尔听到的那“薄暮寒蝉三两声”(唐·郎士元《送别》)的孤独鸣叫,似乎是这一小小的昆虫正在向人类发出求救和抗争的苦苦哀号。
除了蝉之外,蝴蝶、蜻蜓、蜜蜂也是古诗词中描写的较多的几种昆虫。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欣赏王驾的《雨晴》,小诗堪称佳作,写得妙趣横生: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日雨后,只剩下遍地落花,眼看蜜蜂、蝴蝶纷纷飞过院墙,诗人不禁心生怀疑,春色是不是转移到邻家去了?由此惜春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摹了蜜蜂、蝴蝶追逐春光的画面,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也会调皮地跑到邻家。“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此句乃全篇精髓。经它点化,蜜蜂、蝴蝶被拟人化地赋予了恋春、惜春的人文情怀。
此外,杜甫《曲江二首》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王安石《斜径》中“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生”、秦观《春日》中“蜻蜓蛱蝶无晴思,随例癫狂过一春”、杨万里《腊里立春蜂蝶辈出》中“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等诸多诗句,均写出了恬静、自由、生态的原野自然景色。
除了人们常见的上述几种昆虫之外,大千世界的其它小小昆虫同样也可以在古诗词中找到它们的身影。如杜牧《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陆游《晚兴》中“莎根蟋蟀催秋晚,稗穗蜻蜓立晚秋”、袁枚《寓目即书》中“蜘蛛网小如钱许,也展经纶据一方”、毛张健《寄衣曲》中“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鸣”(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等诗句,均鲜活而又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灵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写昆虫绝非在对事物一般化的记录和描写上。更多的是咏物寄情、以景抒怀,从而揭示自然界万事万物与社会思想文化及精神层面的关系。在此我们不妨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文学家虞世南《蝉》中的经典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为例。这两句原意是说蝉鸣的声音之所以能传得很远,不是秋风的原因,而是因为蝉位于树的高处的缘故。而这其中深意无疑隐含了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蝉鸣之声传播之远并非“秋风”外因所致,而是蝉身处高位、自身气场强大的内因使然。这一充满了哲理的诗句。无疑对我们的人生有启迪意义。一个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想人生的旅途上行稳致远,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因素,关键是自身要具备过硬的自身。
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蜂》,也是一首极具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诗作。诗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发问,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力道,诗人用“蜜蜂”象征劳动者,以反诘的语气对那些不劳而获、搜刮民脂民膏之徒予以了无情的嘲讽和有力的鞭挞,同时对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的现状寄予了深深的怜悯和同情。小诗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而又满满的正义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首悲壮的千古绝唱,字面上写的是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其中甘愿牺牲、奉献自我的大爱精神无疑是诗人所崇尚的更高精神境界。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蜻蜓立上头”的名句,描写的是初夏池塘中小荷与蜻蜓偶遇的小景观,但其中却蕴含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以一种敏锐的眼光,善于洞察、发现和捕捉新生事物的大道理。
总之,古诗词中的昆虫世界折射出了古人朴素的自然生态观。昆虫虽小,但它们的生命并不卑微。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人类应当善待、呵护好这个星球上每一个生命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编辑:陈妍凌